搜索 李浣青

共找到“3”个结果
  • 1938年,北平城胡同里有一户张姓人家,在张老先生故世以后,张老太太带着四个儿子和三个女儿过着安乐幸福的日子。但好日子没过多久,“泸沟桥”事变爆发,日本鬼子进了城,一家人被逼之下只得各奔东西,过着各自的日子。抗战胜利后,儿女们陆续地从各地赶回家乡,并述说着他们各自的遭遇,一家人总算团圆了。可社会却越来越乱,日子越过越穷。张老太太不得不咬牙卖掉房子。儿女们又各自追求自己的理想去了,张家不知何时才能团圆……
  • 抗战胜利后的上海。伟达贸易公司中级职员胡智清,为人真诚善良,和经理钱剑如有着同乡和同学之谊。他的太太又兰温柔贤淑,小女尼尼活泼伶俐,小康人家,倒也安乐。由于农村经济凋敝,十年不见的老母带着次子春生夫妻来到上海投靠智清。时上海通货膨胀,物价飞涨,本来不富裕的胡智清一家更感生活困难,婆媳间由此产生矛盾。钱剑如幼年时曾受过胡母资助,长大后因善于钻营,居然成为巨富。他以庞大的资金,专事投机倒把。为了躲避舆论的谴责,谎称停业,秘密转营黄金、美钞生意。智清苦心规劝,反遭忌恨而与好友小赵同被公司解雇。智清失业后,终日愁眉不展。春生不忍坐食,每天背着兄嫂在街头替人擦皮鞋,但因不谙行规而饱受凌辱。一天,又兰瞒着全家去求助于钱剑如,回来后告诉智清,说已代为觅得工作。智清不信,又兰又打电话给钱剑如以求证实,却被一口回绝,又兰不禁愕然。忽然婆婆大怒而归,原来她为春生被钱剑如打伤而上门问罪,回家来又面责又兰志短。于是,婆媳间矛盾激化,又兰负气出走,婆婆与春生等搬到姨侄女阿珍工厂宿舍。又兰因体力不支而流产,老 母嚷着索要回乡路费。层层重压,逼得智清走投无路。在公共汽车上,他拾得一只钱包,刹那间见财起意,随即又惊悸自己的反常,仍把钱包归还原主,不料反被诬为窃贼而遭毒打。 智清羞愤交加,茫然不知所向,竟被汽车撞倒,幸由路人送往医院。智清失踪,小赵、阿珍等四出寻觅。正在这时,婆婆和又兰不约而同回到家里 。经过一场变故,芥蒂已然冰释。稍顷,智清也由医院蹒跚而归。一家人重又团聚。从智清家的窗口望去,大上海正万家灯火。沉沉的夜,多少像智清一样的家庭,正在苦难中煎熬。
  • 少年廖韵之与少女何绿音系同宅邻居 。夏夜,他俩同姐妹们院内乘凉,听 韵之继母如夫人讲重男轻女传统戏曲 故事。孩子们听到高兴处,韵之轻拍 绿音的头,绿音也同样回敬一拍,不 料触怒持男尊女卑观念的如夫人,如 夫人大发雷霆,迫使两小视同冤家。 不久,两家迁居,断绝往来。十年以 后,韵之、绿音都求学于上海艺术专 科学校,旧情新谊,感情愈炽,意欲 订婚。绿音姐业医,颇有阅历,叮嘱 妹慎重行事,绿音意不能决,暂疏韵 之。一天,绿音见韵之与女同学周小 曼谈话,状甚亲密。绿音恐失爱于韵 之,旧情重燃,二人终缔良缘。结婚 以后,韵之继母去世,绿音生一子, 家庭生活渐趋拮据。为弥补家庭开支 ,绿音雇女佣照料孩子,自己到贸易 公司工作。女佣照料不周,孩子患病 ,韵之感慨家庭失却温暖,内心痛苦 。是夜,孩子病危,韵之因忙于举行 盛大民众音乐会,绿音请姐姐、姐夫 为孩子治病。姐妹俩为使韵之安心主 持音乐会,向其暂瞒病情。演奏之前 ,韵之因念孩子之病,心不能安,小 曼竭力安慰,韵之吻其手以示感谢。 适孩子夭亡,绿音匆匆赶来报信,见 状黯然神伤,悄悄离去。绿音回忆往 事,深感社会给予女人压力太多太重 ,自觉无力挣扎,遂萌轻生之念,冀 以激起社会对妇女的关注。
  • 首页
  • 1/1
  •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