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宋雪娟

共找到“5”个结果
  • 抗美援朝期间,美帝轰炸鸭绿江大桥阴谋破产后,派遣特务马小飞潜入我东北,同暗藏的特务吴济春勾结,指使特务徐福祥颠覆我军用列车未遂后,又将徐暗杀灭口。我公安科长高健发动群众展开反特务斗争,从而发现了马小飞和吴济春的勾结。为了弄清敌人的阴谋,高健冒充被我逮捕的特务顾野平,打入敌特内部,并让铁路服务员何兰英充任特务的报务员,掌握了敌人的活动计划和全部名单。马小飞和吴济春阴谋在三处同时破环我铁道运输线,我公安部门在敌人破环前采取了行动,高健与特务马小飞在列车上经过一场激烈的搏斗,排除了马安入定时炸弹,使我军用列车胜利通过长岭隧道,把大批军用物资运往朝鲜,给予美帝以更沉重的打击。
  • 该剧所讲述的是男主人公于天龙与女主人公高美凤柏拉图式的恋爱过程。出生在农村的于天龙是毕业于中医学院的一名医生,在农村开了中医诊所。曾经与他初恋的女友高美凤,由于家人的阻挠最终嫁给本村农民艾武装,也开了一家诊所。高美凤因丈夫艾武装酗酒好赌而离婚,独自闯入江城换个活法。
  • 在东北长白山区的一个公社邮电支局里,模范乡邮员李云飞工作八年,他热心为群众服务,不仅是个乡邮员,而且也是人民的采购员、服务员、代销员。在大跃进的日子里,这个邮电支局勇敢地担负起开辟长白山新邮路的任务,把邮路通上人迹罕至的长白山顶峰,为开辟新区的建设者服务。支局长把上长白山的任务交给了小金。李云飞承担起两个投递段的工作。小金交给他一封寄给金银松同志的无地址信件。如同过去八年一样,不管风霜雨雪、酷暑严寒,李云飞准时来到各个村庄,人们叫他“活钟表”。他不仅给人民送来书报,同时还为山区建设者带来生活必需品。他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鼓舞了供销社的售货员,她们决定把货物送到建设者手中。李云飞不仅主动为别人服务,而且热心帮助同志进步。朴玉女不愿作饲养员,李云飞耐心说服她,并为她借来有关养猪的书刊。在他的帮助下,朴玉女成了出色的饲养员。李云飞给水库建设者带来党的指示和号召,人们以冲天干劲征服大自然。小金在长白山开辟新邮路失败。李云飞主动担负起这个重任。支局长把一位抗联老交通员送给他的通信袋转赠给李云飞,他相信李云飞能像抗联老交通员一样,克服困难登上长白山峰。李云飞在老猎人千家汉的帮助下,在1959年除夕勇敢地开始了这次进军。他冒着零下40度的严寒,顶着狂风,以惊人的顽强意志,克服困难,终于在1960年零时零分登上长白山峰,胜利地开辟了新邮路。他来到气象站,给建设者们带来党的关怀和亲人们的消息。在这里他还找到了金银松,原来金银松就是抗联时期的老交通员,也是朴玉女的父亲。李云飞,这位人民的乡邮员骑着摩托车飞奔在山间公路上,又开始了新的战斗。
  • 远处,两辆自行车飞驰而来,原来是孔淑贞和李克明从洪洞县小型水电站学习归来,续集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大队派孔淑贞和李克明去学习,本是要他们回来领导修电站。老社长和刘会计正在计算劳力,全年尚缺3600个工。如今见孔淑贞和李克明回来,立刻抓他们下地劳动,不同意修电站。但是副大队长高占武的意见恰恰相反,他认为正是因为缺少劳力才要修电站,两人意见相持不下,于是他们回到公社找党委书记“告状”。途中恰好遇见了赵书记,他不说谁对谁错,而是同他们来到村里听取群众的反映,社员们纷纷要求办电站。老社长听见群众的呼声,自知理屈,只得点头同意。水力发电站的工程立刻动工了。李克明白告奋勇地设计水电站的图样。经过一夜的苦战,图样完成了。大家一看,无不称赞。心直口快的冯巧英说图样太阔气,不符合需要。李克明一听就火了,两人话不投机,便争吵起来,幸亏高占武和曹茂林走来,鼓励了李克明,说服了冯巧英。两人心服口服,敬佩高占武的见解,李克明决心重新设计。冯巧英并不是孔家庄的姑娘,她是别村派来学习的。这件事本来与她关系不大,而且又是与李克明初次相见,可是她的性格就是这样,有意见就提,因此这次争吵,不仅没有妨碍他们的同志关系,而且成了他们爱情的开始……“你知道电这玩艺儿一斤能称几个?”这是刘会计问孔阴阳的话。孔阴阳张口结舌半天,回答不出:“是啊,‘电’这玩艺儿到底是股气?还是股油?咱也闹不清。”他们对于“电”确实是一窍不通。全村只有孔淑贞和李克明刚学成回来,就是这些年轻人要建起一座小型水力发电站,对于思想保守的人来说,这确实是异想天开。然而,这些敢想敢干的年轻人并没有在困难面前低头。他们在赵书记的支持下,成立了电气化训练班,高占武担任训练班主任,孔淑贞和李克明担当教员,全村掀起了学“电”的高潮。他们晚间上课学,休息时学,走在路上学,句句话不离“电”,简直到了入迷的程度,就连孔阴阳也是那么积极。胖大嫂叫他赶着毛驴车去拉菜,孔阴阳躺在车上看着“用电常识”的书,二狗和小亮把他的车赶回原路,他也不知道。胖大嫂出来见状,又好气又好笑。周村请求支援一个技术员,高占武决定派技术比较高的孔淑贞去,引起大家反对。孔淑贞也想不通,担心去支援别人,自己完不成任务,与高占武吵起来。但是回到家里,孔淑贞认识到思想不对头。第二天早晨当高占武去找她时,孔淑贞却早已动身到周村去了。水电站试车失败,发电室被水淹没了。老社长又有了借口,反对继续再试,把失败的责任归于高占武把孔淑贞派去支援周村。但是曹茂林和李克明终于找出了失败原因,原来是自制的水轮机在旋桨和倒水叶的角度计算上出了差错。老社长只好答应继续再试。水电站建成了,试车成功,全村装上了电灯。高占武和曹茂林本来约定在水电站建成后一起办婚事。可是高占武突然接到孔淑贞从周村寄来的一封退婚信。这时李克明也被老社长派去支援周村。村里年轻人都以为是李克明搞的鬼。李克明从周村回来,大家便把他扭住不放,质问他到底是怎么回事。把李克明弄得莫明其妙,幸好曹茂林赶到,仔细一问,才知道李克明的对象是冯巧英。闹出了一场误会。原来孔淑贞自从去周村支援之后,工作非常积极,但在一次工地劳动中腿被砸伤,情况非常严重,被送进医院。老社长前来看她,回村后没有把情况告诉占武,随即又派李克明前去支援周村。孔淑贞怕连累占武,便写了退婚信。占武听到这个消息,立刻跑到医院去看孔淑贞,解除了误会。不久,孔淑贞伤愈回村。秋天到了,孔家庄大队获得了大丰收。水电站的建成,使村里实现了电气化,不仅解决了缺少劳力的困难,而且减轻了劳动强度。
  • 孔家庄的一群年轻人劈山引水,改变了家乡缺水的面貌。孔淑贞、李克明从县里学成回村,准备修建水电站,老社长以劳力不足为由表示反对。被提升为副大队长的高占武在公社赵书记的支持下担负起修建水电站的任务。李克明的电站设计图受到众人夸奖,唯独外村来学习的冯巧英批评设计华而不实,为此两人发生争执。谁料这场争论竟使他俩萌发爱情。电站安装告成后,近邻周村电站要求孔家庄帮助设备安装,高占武派孔淑贞和克明前往支援。不巧,孔家庄水电站因技术故障,试车失败,又遭水淹,后经曹茂林查出技术毛病,电站试机成功。正当孔家庄群众欢庆电站首次发电之际,高占武突然接到孔淑贞寄自周村的一封退婚书。群众对此议论纷纷,疑是李克明从中作梗。李克明有口莫辩,幸有曹茂林劝说解围。直至高占武赶至周村,才真相大白,原来孔淑贞因公负伤严重,不愿拖累高占武,故提出解约。在建设家乡共同劳动中建立恋爱关系的三对年轻人,终于在全村欢庆丰收的日子里喜结良缘 。
  • 首页
  • 1/1
  •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