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康

共找到“2010”个结果
  • 1943年秋,日伪苏城清乡总指挥李世林因侵吞军饷败露,被日军毒杀。李的亲信秘书戴遂昌侥幸躲过捕杀,逃跑途中被我新四军武工队在我湖山根据地擒获。由于戴遂昌掌握了日军在苏城地区的军事部署和日伪与国民党顽固派暗中勾结的证据,军分区命令我湖山县委务必保证戴的安全,三天后派部队来转移戴遂昌。日军苏城宪兵司令部派出秘密行动组潜入湖山追捕戴遂昌;国民党顽固派恐其与日伪勾结的阴谋败露,秘令苏城特派员顾维民全力营救戴遂昌,营救不成则秘密除掉;而潜伏在湖山的日伪内奸也受命启动。我湖山县委保卫科长沈英杰受命保护戴遂昌,他和他的战友在三天中与日军、国民党顽固派和潜伏的日伪内奸展开了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搏杀,最终完成了任务。
  • 丁水妹的哥哥丁大水成亲,结婚船队在白洋淀上和八路军侦察连的船相撞,撞坏了船头象征吉祥的龙王头,丁水妹向连长老魏讨个说法,老魏说自己正在执行重要任务。丁大水喝令丁水妹放八路军走。八路军伏击伊藤大队长押送的船队,日军仓皇逃窜,八路军的船小拦不住日军的汽船,丁水妹跳入水中,用渔网绊住螺旋桨,拦截了一艘货船。
  • 1947年春,胶东解放区龙王岛解放伊始,岛上人员鱼龙混杂,敌我难辨,而我山东战场军火短缺,形势危急。地下党员刘三嫂和中共龙王岛区委书记兼区长叶洪山,接上级胶东军区武装部副部长于德海指示,以办渔业供销社之名,实施“海葵行动”,暗中组织艄公协助军火运输线。恰逢日伪残余势力、海匪渔霸迟龙章计划反攻龙王岛,派出亡命海盗李忠祖“诈死”回岛,组织暗杀排制造恐慌,妄图乱中夺岛。刘叶二人在龙湾头村渔救会长、党支部书记王四江的协助下,粉碎了暗杀排一系列阴谋,更揪出了潜伏极深的特务刘志山。山东战局突变,我军暂时战略转移,龙王岛一度被迟龙章占据,但刘三嫂与我留守军民不屈不饶、坚持敌后斗争,叶洪山则在龙王岛周边继续游击战。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我军最终顺利完成“海葵行动”,彻底解放龙王岛,打倒了反动派,扭转了战局。
  • 沭阳县马厂镇有一群铁匠手工制造步枪,新四军派出抗大毕业的江红缨去组织铁工会,为新四军造枪。马厂的地理位置很特殊,离最近的日军据点只有六公里,而且国军、土匪、恶霸各种势力错综复杂,为了保卫铁工会,江红缨还组织了一支武装力量——铁卫队,一边组织生产,一边和敌对势力斗争。马厂的铁匠们在铁工会的领导下,采用手工方式分散生产,没有固定的厂房、设备和工人,却生产出质量不次于三八大盖的“马厂造”七九式步枪,被日军引为心头大患,沭阳县守备司令山口用各种手段进行反复破坏、扫荡,一度占领了马厂,而江红缨、崔铁飞领着铁卫队跟鬼子打游击,经过多方较量,付出了重大的牺牲,终于将日军赶出了马厂。 截止到抗战胜利,“马厂造”七九步枪生产了七千多枝,在各个根据地的兵工厂中名列第二,为抗战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 该剧根据唐玉林小说《清浪街》改编,以梵净山为背景,以民国时期贵州铜仁大商号张家的公子、职业军人张明堂弃暗投明的曲折经历为主线,生动描绘出一段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