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托马斯·

共找到“282”个结果
  • 莉莉安(伊莎贝尔·于佩尔 饰)表面看来只是一位平凡的工厂女工,每天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下班之后也是立刻回到家中,没有任何的娱乐和社交。实际上,莉莉安隐藏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和过往,曾经,她以劳拉之名红极一时,是娱乐圈名声大噪的歌唱家。然而,一场失败的恋情让她走入了绝境之中,选择隐退,从此再不问世事。在工厂里,莉莉安结识了名为琼(Kévin Azaïs 饰)的男子,琼梦想成为一名职业拳击手,并为此做着不懈的努力。琼的父亲曾是劳拉的铁杆歌迷,得知了莉莉安的真实身份,琼邀请莉莉安在他的家宴上献唱。哪知道莉莉安的身份就此曝光,而她和琼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暧昧起来。
  • 1891年,德国图林根,以吹玻璃为生的斯坦因曼先生意外死亡,留下两个女儿孤苦无依。小女儿玛丽略懂吹玻璃的技艺 ,但因女子不得做玻璃吹制工只能作罢。大女儿约翰娜外出售卖父亲生前制作完成的玻璃器皿 ,但因误差超标只换回很少的钱。正在姐妹二人为了生计一筹莫展之时,玻璃厂老板海默尔先生请姐妹去当工人,玛丽负责在玻璃制品上绘图,约翰娜则负责包装。玛丽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而约翰娜不堪忍受海默尔先生的管理愤而辞职。约翰娜在松讷贝格的一家书店应聘成为店主施托贝尔的助理 ,待遇优渥,生活大有改观,她认为自己足以养活姐妹二人,要求玛丽放弃继承父亲事业的想法 ,被玛丽拒绝。海默尔先生的儿子托马斯爱恋玛丽,二人奉子成婚,但婚后生活并不幸福。约翰娜在书店使用玛丽制作的玻璃碗被人相中,于是施托贝尔要求约翰娜供货,否则将辞退她 。
  • Inès在一家位于布加勒斯特的德国大型企业工作。她的生活一直井然有序,直到她的父亲Winfried突然造访,并向她提出了这个问题:“你幸福吗?”面对这个根本无法回答的问题,她的生活开始出现一系列翻天覆地的变化。她并不喜欢自己的父亲,甚至有点以他为耻,但他却通过捏造一个名叫Toni Erdmann的诙谐人物,试图为她的生活找到一个方向。
  • 曾经是东德职业拳击运动员的赫伯特现在以收债和看门为生,同时训练极具潜力的拳击手艾迪。然而赫伯特被确诊患上绝症——肌萎缩侧索硬化(俗称“渐冻症”),他必须适应不断抽筋、坐轮椅的生活。他从前生活的世界已容不下他,他的得意门生艾迪也换了新的教练,只有女朋友玛琳娜依然陪伴着他。他开始反思自己的一生,并以实际行动向自己亏欠的女儿桑德拉和外孙女萝妮雅赎罪。(豆瓣电影字幕翻译2.0小组)
  • 1939年的华沙,三位高中毕业生阿列克,索菲和鲁迪,计划开始成年生活。二战爆发了,他们被无情的卷入了战争……   本片根据波兰著名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二战华沙被纳粹德国军队占领期间,波兰童子军的年轻人与德国占领者进行英勇斗争。原型来源真实历史事件——1939年9月1日,纳粹出动大军突袭波兰,波兰在短时间内被纳粹侵占。9月27日,在波兰地下抵抗组织支持下,波兰地下组织成立了著名的“灰色等级”童子军。“灰色等级”童子军成员按年龄分工:年龄较小的负责宣传活动,比如在街头张贴反纳粹标语,而17岁及以上成员则组成组织中最出名的部队——“童子攻击队”。这支童子军部队曾从盖世太保的运囚车队中救出抵抗军领导人,并参与暗杀恶贯满盈的纳粹军官的行动。   1943年3月26日,“童子攻击队”第一次取得重大战果——从盖世太保 (德国秘密警察)手中救出被俘的抵抗组织领导人。 当日,当盖世太保的一支运囚车队从帕维克集中营驶往盖世太保指挥部时,29名埋伏在半道上的“童子攻击队”成员发动突袭,顺利救出波兰抵抗组织高层人物波特纳以及另外24名波兰爱国人士。但被救出的波特纳因先前遭纳粹酷刑折磨而奄奄一息,最终于30日不幸死亡。 “童子攻击队”成员后来找到并杀死了折磨过波特纳的数名盖世太保成员。   1944年2月2日,“童子攻击队”迎来了他们最辉煌的一刻——除掉了以无情、冷酷、野蛮以及不择手段而出名的党卫队少将、纳粹驻华沙警察总头目库特西拉。   库特西拉到华沙后,命令德军在大庭广众之下公开处决波兰抵抗人士,并将大批波兰无辜平民抓为人质。一旦有德军受波兰抵抗组织袭击,库特西拉就会杀掉人质作为报复。库特西拉的残暴让波兰抵抗组织下决心干掉他,而“童子攻击队”成员就是暗杀库特西拉小组的骨干。   2月2日清晨,12名配备司登轻机枪、鲁格手枪及大量手榴弹的暗杀小组成员埋伏在库特西拉家门口附近。上午9时,库特西拉出了家门。就在库特西拉钻进专车后不久,一名暗杀小组成员就突然驾车堵住了库特西拉的前进道路。埋伏在街道两旁的暗杀成员冲上前,近距离猛射车内的库特西拉,当场将其射成了马蜂窝。   除了暗杀像库特西拉这样的纳粹高官之外,那些平日里在波兰横行霸道的纳粹军官也是“童子攻击队”目标。 1943年9月7日,数名“童子攻击队”成员成功突袭了秘密警察兼党卫队二级小队长布吕克。在行动中,“童子攻击队”仅用了90秒就干掉了布吕克以及其他7名德国警察。事后纳粹处决了20名波兰人作为报复。在1944年的华沙起义中,“灰色等级”童子军因遭纳粹血腥镇压而元气大伤,但他们依然坚持抵抗至1945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