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孙道临

共找到“15”个结果
  • 1938年,北平城胡同里有一户张姓人家,在张老先生故世以后,张老太太带着四个儿子和三个女儿过着安乐幸福的日子。但好日子没过多久,“泸沟桥”事变爆发,日本鬼子进了城,一家人被逼之下只得各奔东西,过着各自的日子。抗战胜利后,儿女们陆续地从各地赶回家乡,并述说着他们各自的遭遇,一家人总算团圆了。可社会却越来越乱,日子越过越穷。张老太太不得不咬牙卖掉房子。儿女们又各自追求自己的理想去了,张家不知何时才能团圆……
  • 1926年,青年知识分子肖涧秋(孙道临 饰)应老同学陶慕侃(高博 饰)之邀,来到浙东小镇中学任教。在前往赴教的轮船上他遇到了丈夫死于广州起义的文嫂(上官云珠 饰),顿生同情之心。在陶慕侃为其举行的欢迎家宴上,他认识了陶的妹妹,活泼大方的陶岚(谢芳 饰)。交谈中方知在轮船上遇到的孤儿寡母竟是老同学李志浩的家小。出于正义和同情,肖涧秋经常资助造访文嫂家,这引起了周围人议论。而肖的正义品格却赢得了陶岚的爱慕,此时的肖涧秋陷入了巨大矛盾之中。他爱陶岚,更同情饥寒交迫的文嫂一家,考虑再三他决定娶文嫂为妻。陶岚无比震惊,指责他这不是爱情是因为同情。此时,一直暗恋陶岚的钱正兴(王培 饰)来到肖的宿舍,表示愿意出钱资助他与文嫂结婚,并希望他把陶岚让给自己。肖涧秋闻言怒不可遏......
  • 1943年抗日战争时期,活动在苏中根据地的新四军,在上海设立了一个地下兵站。由于叛徒告密,这个兵站被敌人发现。经工作站同志机警沉着地应付,终于化险为夷。但敌人仍不甘心,加紧封锁市区和吴淞口,搜查兵站物资的下落。上海地下兵站在运送军用物资,支援根据地斗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新四军某部为加强兵站的力量,决定派梁洪到上海参加兵站工作。梁洪到上海以后,在我地下党组织的协助下,以封建帮会头子范金生守门徒弟“小老大”的名义作掩护,与范金生的大徒弟、伪吴淞巡防团长黄元龙拉上了关系。敌情报处长龟田,对梁洪的突然到来,十分怀疑。他命令情报科长马浮根监视梁洪的行动。梁洪为了打开局面,巧使黄元龙出面替他请客拉场子。在宴会上,马浮根用帮会中的黑话盘问梁洪,梁洪对答如流,始终未露破绽。虽然马浮根疑心未消,但梁洪却已立足。地下兵站利用敌伪之间的内部矛盾,积极开展工作。敌军头子惶恐不安,限令龟田破获地下兵站。龟田设下阴谋,表面上撤消了吴淞口的情报组,并提升黄元龙为吴淞要塞副司令,统管吴淞区,引诱梁洪他们进一步利用黄元龙的地位去活动,以便暴露目标。梁洪识破了龟田的诡计,决定将计就计,表面上加强了与黄元龙的联系,先由梁洪出面,与黄元龙合伙经商,故意运送一批日用百货从吴淞口出口。马浮根等人断定那是兵站军用物资,调来兵马,不顾黄元龙的情面,强行搜查,结果一无所获。事后,黄元龙与龟田之间互相猜疑,各怀鬼胎,从而给梁洪开展工作带来更多的机会。后来,根据地为制造炮筒需要一批无缝钢管。不料,钢管在启运之前被敌人察觉,受到特务监视。兵站的同志急中生智,化装成敌人,冒险提货。经过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最后将钢管提出并运往黄元龙的司令部。这时,梁洪向黄元龙摊牌,表明自己的真实身份,说服黄元龙掉转枪口打死了紧逼而来的马浮根,并使黄元龙派出巡逻艇护送梁洪将一船军用物资运出吴淞口,顺利到达苏中根据地。
  • 根据陶承的回忆录《我的一家》改编。 周莲本是农家姑娘,在婚后受丈夫江梅清的影响,逐渐懂得不少革命的道理。北伐战争开始,江梅清参加了北伐军。1927年大革命失败,江被反动派杀害。周莲继承丈夫遗志,毅然参加革命工作,并于30年代初期,去了上海的地下党机关。周的长子立群留苏归来,不久地下党机关被破坏,周莲、立群被捕。为了得到上海地下党组织的人员名单及了解他们与苏区的关系,敌人对她威胁利诱,软硬兼施,但始终不能使她就范。敌人甚至又用立群的生命作为得到所需情报的交换条件,周莲仍不开口。为了革命的利益,儿子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抗战开始后,迫于形势,周莲被释放出狱。她和她的儿女小清、小莲,一同被党组织护送去了延安。 影片将一个家庭的命运同党的命运、革命事业的命运紧紧交织在一起,深化了本片的思想和情感力度,使之具有更深刻的内涵和更大的艺术魅力。它以简洁凝炼、朴素清丽的镜头画面,描述了两代人在白色恐怖年代中默默为革命奉献一切的动人故事,并以母亲为轴心,抒发和渲染了夫妻,母子的挚爱亲情,著名演员于蓝成功地饰演了母亲,她赋予角色鲜明的个性、饱满的激情,并富有分寸感。层次清晰,真实可信,创造了一个深沉感人的银幕形象。
  • 辛亥革命的春风,让宛如一潭死水的华夏大地有了宝贵的生机。僵化的封建体制土崩瓦解,新的思想在萌芽,而古旧势力不愿就此退出历史舞台,激烈的碰撞与冲突随处可见。在江南某座城市,官僚地主家庭的高公馆,年轻人们以不同的方式和缠绕在身上千百年的枷锁作斗争。长房长孙高觉新忠厚懦弱,他遵照父亲安排的人生之路前行,如同没有灵魂的木偶,没有爱情的婚姻,令他对人生充满绝望。相对于哥哥,两个弟弟觉民和觉慧似乎更为果敢,他们积极接受先进思想的熏陶,向一切反动势力发起抵抗。觉慧和婢女鸣凤相恋,但为了理想奔忙而忽略了爱人心中的苦楚。觉民则为了爱情,不惜与父辈决裂。新旧的冲突,更是时代的乱流激荡